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-餐饮老板内参【官网】

200万+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;业务涵盖:媒体传播、餐饮培训、餐饮数据研究、餐饮报告出版、餐饮严选加盟、餐饮供应商优选、餐饮项目孵化等;获财经作家吴晓波、源码资本、美团点评、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

失控的“中杯”,星巴克们到底错在哪?

失控的“中杯”,星巴克们到底错在哪?
餐饮老板内参
餐饮方法论
2016-11-21
2.6万


星巴克“中杯门”事件持续发酵,已经演变成全民娱乐。


其实事情并不复杂。

星巴克作为一个商业主体,盈利是它的天职,适度推销没什么不对;

而对星巴克充满体验期待的顾客,挑剔一点,也是基本的权利。

那么,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?


“愚蠢”的标准化

上大学的时候,我的一个同学应聘到500强外企肯德基工作。但没过两天就回来跟我们抱怨:我好歹也是高知分子,他们却把我当傻X!

一问才知道,他是对后厨操作的繁琐规定感到不耐烦:

比如吮指原味鸡的裹面操作,他本以为裹均匀就可以。但经理要求必须按照插入、挑起、插入、翻起……的动作次序和数量来进行。甚至连鸡肉蘸完酱汁后,在酱桶边沿怎么磕、磕几次,也有具体的规定。

同学觉得,这些规定侮辱了他的智商。

当然,后来我们都明白了:这种可视的、可量化的标准流程,是麦当劳、肯德基等品牌的生命线,也是他们能够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的根本。

也正因为这样,我们才能在各地的肯德基门店吃到口感一致的吮指原味鸡,在星巴克喝到出品稳定的咖啡。

顶级品牌为什么常常“不贴心”?

但是慢慢的,顾客不再满足于喝到一杯出品稳定的咖啡。

比如那位叫林国童的杭州顾客,他在写给星巴克CEO的公开信里,对店员每一次的“中杯问题”感到厌烦。信件引发了消费者的情绪共鸣,关于星巴克“中杯、大杯”的老梗再次浮出水面。

其实不止星巴克。有一次跟生意场上的朋友约在王品吃饭谈事情,服务员在一边不停介绍菜品,当时体验其实是很不好的。

我并不认为星巴克的适度推销有什么不妥当。有好事媒体推算出,店员的这个动作可以让星巴克在中国每年增加6000多万收入。盈利是企业的天职,店员按照规定作了他应该做的;

同时我也认同,对知名品牌充满体验期待的顾客,对高品质服务挑剔一点,也是基本的权利。

那么,问题出在哪儿?

标准化服务已不再能满足顾客

一些行业人士给我的答案是:个性化服务没做好。比如星巴克可以更加用心的记住熟客的喜好,王品的服务生可以学着察言观色。

答案很简单,但实现起来不容易。

这要从“科学管理”说起。企业从低效的“经验管理”进入到“科学管理”的快车道,大都基于西方的“泰罗制”。这是一种推崇标准化、科学性、严密性的管理方法,历经了近百年的验证,麦当劳、肯德基、星巴克等品牌把它做到了近乎极致。

但它的局限性则在于:把人设定为一种工具,并推崇高度精细化。所以面对肯德基“傻瓜式”的操作方法,我那个年轻的朋友才会产生“被侮辱”的感觉。

像王品、肯德基等企业的服务培训,都是高度精细化和标准化的,比如鞠躬要保持多少度,微笑要露出几颗牙齿,在离顾客几米远的时候喊欢迎光临......我相信这些品牌是将心注入、挖肝掏肺的想做好服务的。

但在体验消费时代,这种细致入微但又略带机械感的“套路式服务”,已经不足以应对那些追求体验的消费者。尤其像咖啡馆、茶饮店等等讲求调性和体验的业态。

毕竟人是主观的动物,消费者的个性体验需求是无法去量化的。也许他今天想跟你聊聊咖啡的技巧,也许今天他满腹心事只想一个人静静。你的服务标准,没办法去设计一切。

我甚至觉得,消费者与“套路式服务”带来的愚蠢感觉的对抗,将成为体验消费时代的一种主要矛盾。

失控:自组织的“软连接”服务

但并不是说这个矛盾是无解的。

在国内,追求极致消费体验的品牌有很多。比如海底捞,以满足顾客五花八门的需求为乐。

显然,标准化的培训是做不到这一点的。施永宏是海底捞的联合创始人,他曾这样概括海底捞的员工培训:

培训是我的事,怎么做是你的事,我只考核结果。

在员工服务标准化的问题上,这个火锅企业选择了“失控”,给了服务终端更大的发挥空间和自由度。

所以,通常它的员工不会在顾客谈事的时候突兀地介绍菜品,也不会每一次都告诉你毛肚应该怎么涮着吃才正确,甚至普通的员工都有给顾客赠送菜品的权利。

这种自组织状态,是KK“失控”理论的一种应用。它看上去像一种糅杂了科学、哲学和美学的“西方科学+东方内驱”的组织。

不止海底捞。烤串品牌“很久以前”创始人也曾感慨:自己花很多精力研究微笑、服务流程,但发现一点没用,“还不如服务员自己发挥的好”。

他认为,流程和标准是硬的、是不舒服的,服务员自己发挥则是与顾客建立“软连接”,很自然。

这段“软连接”空间虽然是失控的,但结果是可考核和预期的,这样员工才会想办法达成。

Tips

那么,在星巴克到底应该怎么准确的点中杯、大杯?除了给CEO写信外,方法还有很多——

比如用手指着说,我要这个。
0
点赞,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