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-餐饮老板内参【官网】

200万+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;业务涵盖:媒体传播、餐饮培训、餐饮数据研究、餐饮报告出版、餐饮严选加盟、餐饮供应商优选、餐饮项目孵化等;获财经作家吴晓波、源码资本、美团点评、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

外卖“标准化”新解:做好这三点,才能避免“标准化”等于“同质化”!

外卖“标准化”新解:做好这三点,才能避免“标准化”等于“同质化”!
餐饮老板内参
餐数解读
2016-06-14
2.4万


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,标准、快速的外卖出品已经成为市场的标配。当大家都在追逐标准化时,中央厨房也成为了标准化的代名词。


但高度标准化却也伴随着高度同质化,如何在标准化的道路上走出同质化的竞争漩涡,成为外卖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

标准化要控制好“度”


很多餐饮企业表示,标准化已经成为行业大势所趋,但目前这种标准化只是太过于书面化的“名词”,以至于我们都明白标准化的意思,却不能很好地将其化为产品竞争力。

 

作为外卖行业,标准化无疑是被众多商家追逐的标签,因为标准化可以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,实现产品质量的统一。但是高度的标准化很大程度又造成了高度的同质化,让产品陷入了无休止的市场竞争中。


对此,北京米有理由创始人尚扬表示:外卖产品卖不上价格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产品本身太过粗糙,也就是精致度不够。

 

其实,要论产品的精致度,看雕爷牛腩和大董的菜品就能明白,但这种过于“精致”的产品,由于成本高昂,因此不符合外卖市场的需求;而如果不顾产品精致度,一味发展标准化,产品又失去了“人情味”,最终导致产品陷入低端市场。

 

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米有理由外卖实行了7:3的标准化流程分配。即70%的产品预加工由中央厨房完成,剩下的30%则由店面厨房完成。尚扬表示:70%的中央厨房预加工只是完成了产品的初级加工,而真正能够优化产品精细度、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加工环节全部集中在剩余的30%店面厨房加工里。

 

所以,把握好产品生产的标准与精致的“度”,才是产品能否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。

 

标准化要在细节上“复杂”一些


尚扬说:外卖产品之所以一直处于低价竞争,其根本原因是产品本身低质粗糙。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,一是标准化缺失,而是过度“简单”标准化。

 

随着标准化意识的觉醒,标准化缺失的产品很容易向“简单”标准化发展,以致于走进产品无温度、无特色的市场环境。

 

对此,尚扬表示:外卖要想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,就要像西贝一样,在保证产品精致度的基础上,实现“复杂”的标准化。

 

菜品烹饪流程高度精细化


在米有理由,产品煮多少分钟、翻炒几下都有明确规定,这不仅降低了菜品对厨师的依赖,还提升了效率。

 

统一门店的厨具


精确食料计量工具,不让厨师按个人经验进行烹饪,而是换算成统一的计量工具对配料量化处理,实现口味的标准化。 

 

食材采购的标准化管理


采购团队会按照菜品生产条件、出产数量等指标对供货源进行划分,以保证食材的品质。 

 

这种“复杂”的标准化看似耗费时间、人力等各项成本,但最后却在市场上打造出了区别于一般产品的竞争力,从而给产品的高溢价做好了背书。所以,当周围的外卖产品还在纠结于要不要降价拼销量时,米有理由凭借优质的外卖产品,突破了线上客单价50元。


标准化要注重“最后三公里”


作为外卖产品,米有理由70%的产品由中央厨房完成产品预加工,构建了产品标准化的基础,但后续的30%加工需要各自门店厨房完成,为了实现口味的标准化,就必须严格要求后期的人员培训了。


要做到后30%的加工无限接近于标准化,就要预先知道产品的定位。比如,一款黑椒牛排饭的后30%制作里,黑椒汁的熬制就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。因为如果直接选用中央厨房的产品,由于时间等各种因素,黑椒汁会失去其特有的香味,而由各个厨房制作就可以提升这一配料的口感。


米有理由在黑椒汁的制作过程中,首先,会找到黑椒汁的“标准答案”,即黑椒汁最好的味道呈现;其次,由味道倒推产品制作的步骤,即完成制作步骤的精确分解;第三,完成“动作分解”之后,在门店培训中反复强化,使工作人员形成作业习惯;最后,在此基础上,在根据市场反应,不断优化这一味道的升级。


这样,米有理由就把这30%的点睛制作发挥出了实际作用,既优化了产品的口味,又将口味差别控制在20%以内。


其实,外卖产品在标准化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这里面既有菜品特性问题,也有市场的整体规范问题。 所谓突破瓶颈,不过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产品的制作、流程的更迭,让其在同质化市场中脱颖而出。


0
点赞,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