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一个老板聊天,扯淡半天,只有一个话题有趣,就是“跟高手过招,如何正确捅马蜂窝”。
说的是一个非餐饮业的话题,主角是三个:W信、摸摸、E信和钉钉。
<1>
人性是最伟大的力量,谁迎合谁牛逼。
这个老板说,W信最初也是YP神器,所以很快就过亿了。但是,当时W信还有一个不足,就是无法精准,做不到百步之内。你想啊,YP约到千里之外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这时,摸摸就抓住了市场机会,火了......竟然还在W信遮天大手下,成功上市了。
<2>
跟高手过招,不能硬碰硬。
W信客户已经两三个亿时,E信才以竞争者的角色跳出来。
这个时候,W信有几个硬优势:
1、W信利用了人性的弱点,在市场上如日中天。当时除了QQ,没有第二个对手。
2、W信构建了真实的人际关系,这是趣味性,也是稳定性。这个人际关系就捆绑了用户不能做新选择。
3、W信平台化,席卷了更多力量进入,进一步做大了市场份额和影响力。
<3>
由此来看,E信做为挑战者,看似捆绑了电信运营商,其实这是松散的关系。
E信有几个问题:
首先,推行市场时机晚了,W信已经18岁了,E信还是小孩子,E信又是挑战者角色,竞争不在同一级别;
其次,W信已经构建了真实的人际关系,E信走同样的切口。用户在选择时,一般会习惯性守旧——因为W信上有自己大量的人际关系,如果再选择新的平台,选择成本过高。
然后,E信对用户缺少吸引力,也就是没有充分利用人性的弱点。
这的确有点费解,要知道,互联网时代,网易可是玩“同城约会”的高高手啊。一句话总结:跟高手过招,不能让用户为“选择”支付过高的成本。更不能让用户重新构建社会关系。
<4>
钉钉没有做大时,还真不知道谁是W信的对手。这感觉如同马云曾经牛气地说: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,结果......发现是腾讯。
这一次,轮到了W信。
W信构建了一个非工作关系——工作关系;E信想走同样的路,参与竞争,结果走不通。
而钉钉走了一个工作关系——非工作关系的道路,结果走通了。
W信当初的兴趣,是以人性的弱点为驱动力,这种力量是天然的强。
而钉钉是以工作关系为驱动力,这种力量是制度的强。
在我们的生活中,这是两个最强大的驱动力。
<5>
餐饮人看到这个对比,能悟到什么?
比如,抄袭需要换体位了
比如,竞争需要换路径了
比如,挑战找到切入点了
......
“贼不扑空”想重温一句话:不走寻常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