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-餐饮老板内参【官网】

200万+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;业务涵盖:媒体传播、餐饮培训、餐饮数据研究、餐饮报告出版、餐饮严选加盟、餐饮供应商优选、餐饮项目孵化等;获财经作家吴晓波、源码资本、美团点评、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

产品、服务都完备了,你距离火爆还差一个场景!

产品、服务都完备了,你距离火爆还差一个场景!
石肆
内参深度
2019-10-04
2.2万


亲爱的餐友们,假期快乐!


这个假期,内参君为大家精心准备了“七日小灶”,囊括趋势研判、营销秘诀、旺店案例、管理心法等7篇干货。帮你综合性学习,系统性复盘思考。


当然,福利依旧:假日期间,每天在评论区打卡获赞最高的前两名餐友,可以获得一本《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》+《产品主义》两本经典之作。



七日小灶

营销攻略   旺店案例  ③大牌效应 

      ④场景设计   老板认知  ⑥趋势研判       

 ⑦品类观察 

(点击蓝字可回看往期 )


“吃饭就是吃场景体验”的理念已经越来越被餐饮人广泛接受,以场景体验制胜的网红品牌层出不穷,懂得年轻人的大品牌也在不断创新。
 
甚至,有人判断,在产品之外,餐饮品牌竞争的下一个焦点是场景体验。

 餐饮老板内参 石肆/ 整理 


产品、服务、运营样样行!
为什么就是干不过新品牌


许多传统思维的餐饮老板有一个落伍的思维:“我产品这么好、服务这么好、运营这么好,为什么还做不过那个刚开一两年的品牌?”
 
根本原因,他们更关心产品和自己的核心优势,不懂年轻人。


在年轻人的认知里,你把产品、服务运营做好是理所当然的,他们更关注品牌的个性标签、环境场景是怎样的,有没有额外吸引他们的地方。
 
矛盾的结果就是,以90后、95后为主导的主力消费人群看不到那些老品牌,那些传统品牌的生意要么衰落,要么初显颓势。
 
要知道,餐饮可以从需求维度分为三种:
 
第一种刚需类消费高频,需要性价比、产品稳定和快速便捷,这类品牌需要的是模块化、快速复制,不需要太强调个性。
 
第二种解馋类需要突出很强的个性化,怎样的产品、产品的热点、背后的文化和口味溯源。
 
第三种社交类相对低频,需要让消费者坐下来细细体验,空间氛围感要很强,用空间沉浸式的体验设计,提高消费频率。


现在的主力消费人群以90后、95后为主,他们不愁吃穿,不为生计发愁,他们对于餐饮的需求正在大规模往第二种、第三种需求迁移。
 
总的来说,新兴消费群体,对口味的偏执在减弱,对新鲜感和独特体验的追求在增强。
 
新品牌虽然年轻,但他们切切实实吸引到了年轻人,要想了解他们背后的逻辑,请看下面的文章。


新品牌虽然年轻,但他们切切实实吸引到了年轻人,要想了解他们背后的逻辑,看下面的文章👇


> 二酸菜鱼、不方便面馆,这些全国刷屏的品牌有个“幕后推手”!

> 一个月成深圳“打卡地”,这家美食市集如何解决商户痛点?




大牌的场景设计潮:
品牌教堂
 
巴奴为什么要建2300平的概念餐厅?为什么要请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师?为什么2300平的面积,只摆放61个台位?


越是不合理的地方,越有可能存在埋伏和“杀机”。


从星巴克到巴奴,从海底捞到九毛九,这些品牌都在用各种体验店来建立自己的“品牌教堂”。


比如星巴克在上海的烘焙工坊,比如巴奴在郑州的、2300平米只有61套桌椅的概念餐厅,比如海底捞造价高达1亿的智慧餐厅……大品牌们把门店打造成商业地标,从而吸引消费者朝圣。
 
“品牌教堂”的诞生来源于:
 
当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,往往会建立一家规格、理念明显高于普通店的标杆性门店,用来集中展示品牌文化、未来愿景,拉升品牌高度,给消费者带来更深刻的体验、理解。
 
这样的门店,往往是超前的、概念性的,是一个区域的“制高点”,品牌意义大于盈利意义,我们把它们叫做“品牌教堂”。
 


大牌们正在用品牌教堂引领行业场景设计的发展……想要了解大牌如何建设品牌教堂,不妨戳下面文章👇


> 2300平只放61个台位,巴奴们正在争相打造“品牌教堂”?


 
奈雪、马路边边们
是这样设计场景的
 
网红餐厅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洞察,对潮流的把握,对创新的不断追求,对场景体验的探索,都体现在符合其定位的场景设计上:
 
比如,奈雪的茶特别擅长“重造消费场景”,出道时以大空间、茶+软欧包的创新定位颠覆消费认知,这几年在多元用户体验方面更是动作频频。

在北京和深圳,奈雪同时开了两家Bla Bla Bar奈雪酒屋。在这里,顾客白天可以喝茶吃软欧包,晚上可以进入一门之隔的酒吧喝一杯,新店内,四分之一的面积作为了礼物区。
 
比如,马路边边是最早一批将“市井文化”应用在门店上的。正如“马路边边”的名字,郭一凡和团队把“室内做成了室外的感觉”,门店里加上下水道井盖,画上斑马线,种上路灯,让消费者感觉,你就在路边吃饭。

每家店的装修内容都是独一无二的,团队将会根据店铺周围的历史去构思、绘画,可以说是“千店千面”。
 


想要了解究竟什么样的场景设计适合什么样子的定位?学习下面的2篇文章就知道了👇


> 3年500家店、最高翻台16轮!揭秘马路边边的网红蜕变之路

>连续做出爆品、4年开200+直营店!这个品牌怎样保持“高热度”?



实际上,现在商场店的场景设计也有明显的趋势:两年前内参君逛高颜值门店扎堆的上海万象城,最大感受是“眼前一黑”:黑色系餐厅太多了!


但今年逛购物中心,最大感受变成了“亮”:“黑势力”大多已经退散,取而代之的是更明亮的原木/金属+浅色搭配的“白金”配色,而且照明增加,餐厅格局也变得更加通透。
 


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效果如何?打开文章研究下👇


> “黑店”不行了,今年生意好的餐厅都走“白金”路线!


· end ·
轮值主编 艳子| 编辑|刘珍  视觉|石肆
 
23
点赞,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