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饮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-餐饮老板内参【官网】

200万+餐饮老板都在关注的餐饮产业链平台;业务涵盖:媒体传播、餐饮培训、餐饮数据研究、餐饮报告出版、餐饮严选加盟、餐饮供应商优选、餐饮项目孵化等;获财经作家吴晓波、源码资本、美团点评、今日头条等战略投资

“逆袭”的江西菜 ,猛增42%

“逆袭”的江西菜 ,猛增42%
内参君
热点透视
4小时前
2.7万

总第 4341 
作者 | 餐饮老板内参 内参君



编者按


「品类报告」是餐饮老板内参出品的全新栏目。基于全行业视角,洞察潜能品类,拆解流行密码,捕捉未来走势。本期,我们关注正处于上升趋势的热门品类——江西菜。


最近,北上广深的“排队王”,都有江西菜的一席之地。


欧记大排档,在上海、广州等地排队长达2个小时;胡恰・景德江西菜排队两三小时也是常态;野山桐·江西菜高峰期等位时间长达90分钟.......


近两年左右,江西菜进入了“爆发式增长”阶段。




从餐饮大盘数据看,江西菜增长势头非常猛。


首先,它是地方菜订单量“增速第一”。


美团数据显示,2024年地方菜订单量整体保持增长态势,其中江西菜表现最为突出,同比增长42%,位列全国第一。



其次,其外卖订单量跻身了地方菜“增速前三”。


美团数据显示,2024年江西菜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26.5%,位列增速第三。较往年来看,其增速明显上涨,冲劲十足。



再看门店数,2024年增速最快。


据餐里眼研究院统计,目前江西菜门店总数已突破3.7万家。其中,仅在2024年一年就新增超过1.7万家,跃升至2.8万家,2024年成为江西菜发展速度最快、扩张规模最大的一年。



江西菜“破圈”背后也有社交平台的助推。


#江西菜 和#江西小炒 话题在抖音平台播放次数分别为19.4亿39.4亿;小红书关于#江西菜 话题有6.1亿浏览量,256.5万讨论,相关笔记超过5万篇。


无论是短视频还是图文种草,江西菜都形成了较强的话题度与用户自传播效应。





江西菜为什么那么火?


首先,价位正踩在大众餐饮的“舒适区”。


根据2025年7月至8月的餐饮消费数据和市场调研,江西菜的平均人均消费价格约为50-65元,

整体定位为高性价比的“现炒”家常菜,与湘菜、川菜的价格带相近,但普遍低于粤菜、江浙菜等品类。



其次,是“去预制化”。


江西菜坚持“现炒”,用猛火烹制的锅气与层次分明的“咸香辣”味型,凸显出新鲜与真实的烟火气,也让消费者形成“健康、好吃、不将就”的心理认知。


最后,是政府与文旅的拉动。


江西乐平政府积极推动“江西小炒”产业化发展,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,负责“江西小炒”的品牌推广和产业发展。去年,南昌也举办了“首届江西小炒大赛”,又顺势推出了“江西小炒”的标识,只要江西菜馆都能用。


与此同时,途牛《2025“五一”出游消费盘点》显示,景德镇入选“网红城市”Top10,并拿下第四名。随着景德镇的爆火,江西菜借此迎来又一波出圈机会。


在消费者选择理由中,也印证了江西菜走红的底层逻辑。





近两年,江西菜品牌正加速告别 “散兵游勇” 的状态,呈现出从夫妻店向品牌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转型的趋势。


据餐里眼研究院统计,目前83%的江西菜品牌门店规模仍停留在10家以下,多数品牌仍聚焦于区域市场深耕,尚未开启全国性扩张;而门店数量突破百家的头部品牌,占整个赛道的0.9%。江西菜虽然开启了品牌化进程,但连锁程度相对来说还比较低,有较为广阔的增长空间。



江西菜的连锁化进程又可以分为两个小浪潮:第一波小浪潮,指的是自2023年以来,掀起了的“江西小炒连锁化浪潮”;第二波小浪潮,则是从2024年底开始,开启的“江西菜漂亮饭浪潮”


目前规模较大的连锁品牌,大多出自于第一波浪潮跑出的品牌。比如小江溪,目前门店数已经超过160家,在规模上领军江西菜赛道。第二波浪潮下的江西菜品牌普遍成立时间较短,门店规模大多是个位数。



这两批连锁化浪潮下的品牌,有一个共同之处,都是从“街边”进入商圈,瞄准“A类商圈的黄金点位”,快速打开品牌势能。


餐里眼研究院显示,小江溪・江西小炒的商场店选址占比高达88.3%,门店多布局于万象城、大悦城、万达广场等主流商圈;同为江西小炒赛道的蓝边碗・江西小炒,商场店占比亦达80.77%,选址集中在万达广场、宝龙城等商场。



江西菜中的“漂亮饭”品类品牌,同样借助商场店的布局,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。例如,荷花垄聚焦三四线城市,重点进驻万达广场、吾悦广场等商场;而从上海起家的胡恰、杨有喜等品牌,则坚持“只进一线 / 新一线城市核心商场”的策略,以“稀缺性 + 高流量”的组合打法,精准提升品牌调性。




2024年末,从云贵川bistro兴起的“地方菜系 + 漂亮饭”风潮,悄然吹向江西菜赛道。一批江西菜品牌嗅到红利,纷纷开启了“漂亮饭”模式。


细观这些江西菜 “漂亮饭” 品牌,不难发现其对云贵川bistro方法论的借鉴:从自带古韵诗意的店名,到还原山野自然感的装修风格,再到营造松弛氛围的昏暗灯光、精致的菜品摆盘,都精准踩中了当下年轻人对 “氛围感餐饮” 的追求。



更值得关注的是,江西菜的一些本土特色元素也被这些品牌挖掘、放大。


>>空间上,加入了更多本土文化元素。


“山野风装饰+江西元素”几乎成为了标配,其中景德镇陶瓷、庐山、鄱阳湖、绿植点缀重复度相对较高。


比如,胡恰把明档厨房做成“景德镇瓷窑”造型,搭配青砖、手工陶瓷、原木桌椅与暖光,营造“山野瓷韵”沉浸场景;杨有喜加入了原木、石墙、竹筐、鲜椒摆设,明档现炒强化烟火气。


>>菜品上,挖掘本土特色食材,凸显“地域味觉”。



这些品牌通过“地域食材+景德镇器皿”,来强调江西特色。比如大量使用江西特有的辣椒品种,如余干椒、萍乡辣椒,形成“香而不燥”的独特辣味,区别于川湘菜系。


再比如,鄱阳湖鱼头、甲鱼等本地水产被广泛应用,强化“鄱阳湖水系”标签;同时引入赣南烟笋、藜蒿、梅干菜等时令与干货类山野菜,提升季节感与价值感。


在摆盘上,则是使用景德镇风格瓷碗盛汤,强化“江西制造”。


在菜品创新上,则是采用了“中西结合”的逻辑,比如碎椒牛肉搭吐司、空心粉配温泉蛋、梅干菜辣鸡爪等 “中西混编” 菜品,跳出传统赣菜的呈现框架。


如此,也带来了双面效应:一方面,它让原本藏于地域的江西元素走向全国,无形中成为江西饮食文化的 “推广者”;另一方面,部分品牌为追求快速复制,容易陷入同质化,相似的菜品结构、雷同的地域符号运用,反而让江西菜的本土魅力逐渐模糊,失去了本该有的多元与鲜活。




江西菜凭借高性价比的“江西小炒”以及更精致的“漂亮饭”迅速出圈,吸引大批年轻消费者打卡。


但热闹过后,仍旧有不少难题摆在眼前。


>>品类心智较弱


江西菜主打“咸香辣”,这一口味特征与川菜、湘菜高度重叠,而这两大菜系不仅市场基础深厚、品牌成熟度高,而且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认知度和消费黏性。


相比之下,江西菜的差异化标签尚未完全建立,容易被消费者归入“又一种辣菜”的范畴。


>>供应链成本高企


江西菜的独特风味高度绑定本地地理标志食材,这些食材要么难以在外地实现规模化种植,要么替代食材无法复刻其核心口感,且在跨省运输中极易因新鲜度流失导致 “江西味” 失真。


而江西本地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完善,食材跨省运输多依赖外部网络,不仅成本居高不下,还面临较高的损耗风险。


>>厨师短缺成瓶颈


人才短缺也始终是横亘在前的最大难题。江西本土厨师,不喜欢外出发展,成为了制约赣菜全国布局的关键瓶颈。而江西菜的灵魂 “锅气” 又高度依赖厨师的手艺:特别是小炒类菜品,从食材下锅的时机把控,到火候大小的精准调节,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厨师的经验与功底,难以轻易替代。




从消费趋势与市场反馈来看,江西小炒已凭借独特的辣韵风味与本土特色,成为餐饮市场中的 “潜力股”,随着头部品牌引领、供应链逐步完善,其未来增长空间值得期待。


然而,江西菜若想进一步突破地域限制,或许仍需一个具备引领性的头部品牌。


只有头部的综合实力,才能整合资源、制定标准,带领 “江西小炒” 等核心品类打破地域壁垒,走向更广阔的全国市场,改变当前缺乏统一引领的分散格局。





轮值主编|小冯
视觉、插图|季园
运营|雪糕



栗军 13718277715(同微信)


内参小秘书 neicanmishu(微信号)

1111
点赞,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