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全球宏观经济进入“消费理性回归与细分需求爆发”并行的阶段,家庭食品赛道尤为显著——消费者既追求“安全、健康”的核心价值,又对“场景化、即时化”提出更高要求,叠加行业内卷加剧,多数品牌陷入“价格战与营销战”的消耗式竞争。
十月稻田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。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,上半年,十月稻田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:总收入30.64亿元,同比增长16.9%;经调整净利润为2.94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97.7%;经调整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5.7%增至9.6%。在此背景下,家庭食品创新品牌十月稻田凭借“连续六年东北大米中国销量领先、连续两年玉米品类中国销量领先”的行业地位,以2025新米季为契机,再次实现营收与品牌价值双增,其背后是“流量转化——渠道深耕——供应链筑墙”的商业逻辑,这也为家庭食品赛道提供了可借鉴的增长范式。
流量锚定与权威背书:
情绪消费时代的品牌声量转化路径
在消费注意力碎片化、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,今年新米季十月稻田通过“新生代明星精准绑定+国家级媒体权威赋能”的双轮策略,实现了“流量——信任——销量”的高效转化,这一操作直指新消费品牌“声量难落地”的核心痛点。
从流量精准度来看,十月稻田锚定“Z世代情绪消费”需求,官宣新生代人气演员柯淳出任“淳香推荐官”,推出“柯粒淳香”联名限定款五常大米。柯淳的超高人气以及“十次直播九次干饭”的真实人设,与年轻人“追剧配美食”的生活场景天然契合——这种“爽剧IP+美食消费”的绑定,不仅契合当代人“精神疗愈”的核心需求,更让品牌触达Z世代群体的效率显著提升。据了解,“柯粒淳香”联名款五常大米上线后得到了很多粉丝的喜爱,带动品牌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大幅提升,印证了“人设与场景匹配”的流量转化价值。
从权威信任构建来看,十月稻田依托国家级媒体资源夯实品牌壁垒,强化“行业领先者”认知。此前,十月稻田联合创始人王兵受邀走进新华社客户端会客厅,与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对话“新质生产力推动食品行业升级”,详细解读品牌在产业链创新中的实践:在产业基地实现智能化恒温仓储;生产端依托数智化系统实现订单式生产,1名技术员即可操作众多加工设备,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粮食损耗。这种“硬核实力”的公开传递,不仅强化了消费者对“产地直达餐桌”模式的信任,更凸显品牌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产业价值。
与此同时,品牌借助CCTV-3《味你而来》的国民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。该节目以“美食社交”为核心,通过杨帆、胡夏等嘉宾打卡城市烟火气的形式,将十月稻田的大米、玉米等产品融入“家庭聚餐、朋友分享”的场景中,既触达了下沉市场的家庭客群,又通过“中国味”的文化内涵强化品牌国民属性——这种“流量明星破圈+权威媒体固盘”的组合,让十月稻田在2025新米季实现声量与销量的同步增长。
渠道精耕与产品场景化:
家庭食品消费的触达效率革命
2025年家庭食品消费的“即时化、场景化”趋势,推动行业从“产品供给”向“需求响应”转型。十月稻田通过“高势能渠道全覆盖+场景化产品创新”,重构了消费触达逻辑,尤其在即时零售与细分场景产品上实现突破。
渠道层面,十月稻田构建了“电商+商超+即时零售”的全渠道网络。针对消费者“深夜食堂”“一人食”等需求,品牌与即时零售平台深度合作,通过前置仓布局将产品配送时效压缩至30分钟,精准捕捉“非计划性消费”场景。据了解,十月稻田加码布局即时零售渠道,这背后,是品牌对“最后一公里”消费入口的抢占——相较于传统电商3-5天的配送周期,即时零售更贴合家庭食品“新鲜、应急”的消费属性。
产品层面,十月稻田以“需求细分”为核心,推出差异化产品矩阵,拒绝“一刀切”的同质化供给。具体来看,其产品创新紧扣三大场景:一是“一人食”场景,推出500g小规格真空装大米,适配单身职场人、租房群体的烹饪需求,解决传统大包装大米量大吃不完等痛点;二是精准洞察年轻消费群体多样化需求,推出限定款联名产品,不仅有“柯粒淳香”柯淳联名款五常大米,此前也与金山世游旗下游戏《猫咪和汤》推出联名限定包装,满足消费者对于情绪价值的追求;三是“多元休闲”场景,将玉米从传统粗粮升级为小包装方便产品,覆盖健身房、露营、办公室等场景,推动品类从“主食”向“休食”延伸。
供应链绑定与用户生态:
家庭食品品牌的长期增长壁垒
对于品牌而言,短期增长靠营销,长期增长靠“供应链硬实力+用户生态粘性”。十月稻田能覆盖1.4亿中国家庭、连续六年东北大米中国销量领先,核心在于其将“供应链深度绑定”与“社会责任赋能”结合,构建了难以复制的长期壁垒。
从供应链根基来看,十月稻田通过“产地直采+智能仓储+订单化生产”保障品质与成本优势。据披露,品牌连续四年开展新米季产地溯源,严选东北五常黑土地等核心产区,确保原粮品质;在仓储环节,低温存储仓与带壳储存技术大幅降低粮食损耗,提升新鲜度;采购端,2020-2024年累计采购原粮超140亿元,通过“订单农业”链接数万农户,实现农户、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——这种“从农田到餐桌”的全链路把控,让品牌在东北大米品类的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,形成品质稳定、成本可控、规模效应的正向循环。
十月稻田2025新米季的增长逻辑,本质是对“新消费内卷”的破局——不依赖单纯的价格战或营销战,而是通过“流量精准转化、渠道效率提升、供应链深度筑墙”,实现从“产品销售”到“用户价值深耕”的转型,无疑为行业向上提供了可参考的发展范式。
翁瑞雪 13811864253(同微信)
 12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12